詠遠到底有多远
"永远"这个词很容易的让人联想到爱情,其次才是友情。
可我觉得爱情的永远要来得容易得多。
每年的七月,一样的心情和感伤。
如果你听广播的话,稍加留意,
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点播节目;
全与七月的校园有关。
我见到一群大学生毕业时,
在校门口用带着泪珠的笑脸面对镜头,
他们笑得是那么灿烂,哭得又是那么清纯。
之后,他们中的有些人一步三回头地背着行囊上路,
其他的人早已抱着哭成一片。
他们的流言薄上写满“我们永远是朋友”,
他们年轻的心在写下“永远”时是被揪了一下的,有点痛。
因为大家心知肚明,未来不能预测。
是的,不能预测使永远的现实加上一个障碍。
永远有多远,没有人知道,
但永远是一个路程,也许没有终点,却总会有中点和起点。
聚会上的相件,书信和来往,电话的联络......似乎方式有很多种。
姐姐她们同宿舍的好几个姐妹,
毕业时是“信誓旦旦”地约好要给对方做伴娘
.......可终究没有实现,
不是工作时间紧,就是路程员。贺卡是有寄的,
彩金也有,伴娘自然也有,只不过不是他们中的其中一人。
你不能不承认距离是稀浓硫酸,
在一定情况下能够腐蚀一些东西。
腐蚀的不是真情,
而是年少的冲动和不实际。前提,是时间和环境。
只要是真情,都没有人能够诠释得清。
譬如爱情。
每一次向永远前进的决心都不可动摇,
每一次在路上的踟躇和退缩又无法控制。
同样地,外在因素把天真带走,
留下了一个有些烫手但你又不得不去接纳的理智。
于是,永远再度地变得绝对和虚无起来。
能真正称得上永远的爱情不多,至少是现实中的不多。
童话的结尾许多都是:“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快乐。”
我们呢,看到这里自然会扬起嘴角,
心满意足地合上书,再独自去好好体会一番。
现实中的永远,似乎只有等一方缺席后才能得到印证,
比如说一方离开了人世。没有了未来,那也算得上是一种永远吧。
原来永远和死亡是近邻,而且一方的现实会成全另一方。
会不会有些可悲?
真正可悲的恰恰是我们的可怜。
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坐上时间的快车,
小心翼翼地问乘务员应该坐到哪站停,
哪站下,等自己想要下车停留时又要精打细算口袋里还够不够回程的票钱。
所以,车里基本上是时时满员的。
我们不想轻易的说永远,
可有时只有永远才能表达出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情感,
我们在说出永远时也许经过了深思熟虑,
也许是脱口而出未加思索。不管怎样,
我们都需要找一种方式去记录,定格下当时的心灵深处真实的颤动。
于是,有了永远。
于是,在大部分时间里,
我们都在不断变换的世界里不断地变换着自己,
甚至早已忘记了誓约。
只有看到“永远”这两个字眼时,
才都变成了埋头刺绣却突然被针刺破了手指的女工,
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吮吸着盛开的小血花,
很凄凉又很安慰地眺望着远方。
GMT+8, 2024-12-22 20:50 , Processed in 0.069709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Gzip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2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